4月11日,由学校航空器重量与平衡控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配载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保障部载重平衡中心(以下简称:南航配载中心)主办,学校科研处协办的“2025年载重平衡业务研讨会”在机场路校区成功举行。
研讨会以“智慧配载,携手向未来”为主题,来自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广东安全监督管理局、南方航空、深圳航空、白云机场、深圳机场、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南航数智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等的40多位专家代表,就民航局规范性文件的实施与智能技术应用展开了深度对话。
本次研讨会由学校配载研究中心成员李涵老师主持,会议搭建了“政校企”三维对话平台,聚焦 “咨询通告标准落实”“日常保障特情处置”及“AI时代的载重平衡变革” 三大核心议题,学校科研处处长万青、南航配载中心副经理游浪洪、主任黄海宁分别担任议题主持。会上,10多位专家发言分享了配载平衡业务的经验,并提出研讨的问题。民航中南管理局李志焘副处长和民航广东监管局安锦坤副处长参与研讨,并集中回复了外航涉国内航线的管理、第三方系统资质、培训资质等问题。专家们表示,研讨会的展开,有利于行业配载业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为深化产教融合,实现科技反哺教学,研讨会安排了民航经管学院30余名学生代表旁听学术研讨。民航运输服务专业2023级学生王敏敏在会后表示:“专家们的思维碰撞,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AI时代的到来,为配载技术带来挑战与机遇,让我意识到,传统岗位正在进行新角色转型,这为我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新维度。”
近年来,学校配载研究中心主持编制了2项中国航协团体标准,参与多部民航局规范性文件的编制,2024年参加了湖北监管局辖区的配载平衡业务监察,并在2024年首届中国民航配载岗位技能大赛中担任裁判长和裁判工作。此次研讨会不仅是技术交流的盛会,更是政校企协同培育机制的创新成果,展现了学院配载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在该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
学校科研处将持续推动学校科研平台发挥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通过政校企三方协同机制,建立常态化产学研对接渠道,支持形式丰富的合作,为行业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