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述
2017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80号),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项目编号为2017―B18)。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8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8〕121号),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项目编号为2018―B04)。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26号),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由教育部批准立项(项目编号为 2018―04)。本项目由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第一主持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全国民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联合主持单位,聚集了全国12所院校、9家民航企业和全国民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建设。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自2015年7月份启动项目建设至今,在六年多的集中建设和应用期间,在全国民航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12所院校及10家民航企业(新增1家),共同组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的要求,校企共同参与研制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国家教学标准》,联盟院校制订并实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和要求,结合专家组的建议基础上,完成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框架设计,优化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持续推进该专业教学改革;组建了由建设指导小组、工作组、技术组、审计组和实施组,制订和修订了资源库建设相关制度10项,保障了资源库项目建设规范和有序的实施。
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基于中国民用航空CAAC维修行业标准和美国联邦航空FAA维修行业标准,以保障飞行安全为核心,按照“能学、辅教”的功能定位,构建了12门标准化课程、6门拓展课程、14个飞机维修基本技能训练模块、3个中心(培训中心、微课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和一批优质特色资源的建设任务。
截至2021年9月30日,资源库素材建设达到14161个,素材总量497.73G,视频总时长32417分钟,共建成动画1480个,视频4289个,微课类素材1044个,虚拟仿真类素材232个,富媒体素材18个和移动端课件171个及大量图片和文档等基础素材,其中非文本素材达到7884个,占素材总量55.67%。对照建设任务和资源库评议指标,项目已全面完成既定建设任务。同时项目建设中融入“当代民航精神进校园” “民航安全关口前移至学校”和“前沿动态”等系列民航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体现了德育才相统一,全面发展。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用户的学习需求,持续推进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既满足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又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飞机机电设备专业产教融合的团队建设,提升了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2020―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资源库为联盟院校和国内同类院校师生的在线教学、自主学习和虚拟实训提供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与学习平台。
联盟院校中《空气动力学基础与飞行原理》获2020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认定;2021年《航空发动机原理与结构》获国家级思政示范课程,同时该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2020年《航空电机基础》《飞机电源系统》《涡轮发动机系统》等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省级验收;《航空材料》课程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联盟院校教师在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教学能力竞赛、微课大赛等赛项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12项。
截至2021年9月30日,资源库注册用户48110人,其中教师用户2268人,学生用户45328人,企业用户2173人,社会用户1107人(注:企业用户和社会用户依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7至202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就职于民航企业为企业用户,非民航企业为社会用户)。项目主持单位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学生使用资源库达到100%,联合建设院校达到100%。专业教师使用资源库的教学学时占专业课总学时的比例,项目第一主持院校和第二主持院校分别达到78.27%和68.31%,参建院校该比例均高于45%。
资源库建设整体提升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带动了飞机结构修理、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和通用航空器维修等相关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第一主持单位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联合主持单位和第一主持单位入选首批和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联盟院校中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院校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器CCAR―66R3维修人员基础执照试点单位。联盟院校基于资源库开发了《空气动力学基础与飞行原理》《波音737NG飞机动力装置》和《波音737NG飞机系统与附件》等配套教材3本,其中立体化教材1本。资源库建设团队获得专利33项,传承基地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项,获得各类其它奖项40余项。资源库建设同时带动了主持院校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结构修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并在2019年获得广东省立项为省级教学资源库;带动了主持院校和联合主持院校《载重与平衡》《无线电导航》等8门MOOC建设。
通过资源库学习,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获得很大的提升,2019年至今,各联盟院校学生在各级别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结合专业知识,学生自主制作飞机维护类视频一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了学生从事飞机维修的专业技能。
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不断更新优质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资源,推广1+X证书的试点工作,在提升在校学生获证率和企业培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6月份民用航空局发布颁布了《航空器维修基础知识和实作培训规范》(AC-66-FS-002 R1),实施民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改革以来,资源库建设团队开展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的培训总量为15866人天,完成了370人次的培训。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海航航空技术公司等民航企业利用资源库开展新员工培训,培训总量达到31489人天,完成了734人次的培训。资源库的建设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