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21年修订)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提高我校整体防汛防台和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确保各二级单位及时、科学、高效、有序地开展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暴雨、雷电、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危害,保护师生员工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保证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应急预案规定和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专项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指挥、科学有序、快速高效、积极稳妥”的工作方针,开展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因洪涝、暴雨、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防汛防台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单位负责。

4.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防汛防台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常备不懈,认真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队伍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重点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各类信息畅通,做到管理规范,做好应急队伍演练和师生安全防范与避险逃生宣传教育。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机场路校区、白云机场校区、花都赤坭校区防御暴雨、洪涝、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领导及工作职责

总指挥:解根怀、徐戊填

副总指挥:涂卫军、黄宝珍、张昭

工作职责:落实上级防汛防台主管部门的防汛防台要求,组织、协调、指挥校内防汛防台工作;统一部署汛涝期、台风期的值班、应急、抢险、撤离等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降低灾害损失,迅速恢复教学生活秩序,保障校园安全稳定。

(二)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下设的工作机构及相应的工作职责

1.指挥部办公室

 长:梁智生

副组长:晏玉珍、陈伟民、史晓强、陈曦宫宝成

 员张建超、张力平、胡成伟、韩涌波张辉陈文玲王佳

工作职责:研究政策和措施、提出工作建议,为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制定和协调落实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项决策和措施;协调与应急救援相关的工作关系;全面了解掌握事态发展的相关信息;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2.应急救援组

 长:陈伟民、史晓强

 员:宫宝成陈文玲李航、李爱琴裴大明、黄白玲、何敬书、黎桂滔、巫红梅肖静李英、裘宏伟、余振华、曾秀华、林巧珠、朱璧、武莉叶金松、刘刚、许瑞容、官俊、校内物业公司主管校内保安公司主管

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汛防台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普及广大师生防汛防台的意识和基本技能;组织和维持事故现场秩序,对所有危险场所进行关闭、封堵;组织应急疏散工作及稳定事故现场事态;组织救助现场伤患人员;组织人员救送伤患人员入院就医;随时掌握伤患人员治疗情况等;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后勤保障组

 长:史晓强、胡成伟

 员:陈文玲李航郑小春、吕育辉柳青、吴妙芸梁伟军、武莉李杰余伟、校内物业公司主管校内保安公司主管

工作职责:负责汛期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负责供电输电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负责应急救援物品的购买、存储、使用、保障等工作;加强汛期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完成指挥部交待的其他工作任务。

4.信息调查反馈组

 长:梁智生、晏玉珍

 员:陈伟民、黄永强、韩英王佳、陈群辉、裘宏伟、卢海标、郭永俊、郭浩文、吴珍

工作职责:调查事故原因、经过,查清事故责任;安抚事故伤患人员及家属;接待听取事故伤患人员家属意见;收集、报告及发布各类相关信息,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阅、相关材料的记录、存档、留存;依法依规研究提出事故善后解决办法,做好善后资金准备等;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应急小队成员

 员:校区值班领导、保卫处各校区相关人员、后勤处各校区相关人员、校内物业公司人员校内保安公司人员

工作职责:负责临时性应急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理;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及下设工作机构的组织架构图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预警信息

学校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密切关注汛期、气象信息以及省、市防汛防台指挥部、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动态信息。当省、市防汛防台指挥部通过内部通报或广播、电视、报刊等公共信息渠道发布、调整和解除防汛防台灾害预警时,及时将有关信息通知指挥部成员和校内各二级单位。

(二)预警级别划分

防汛防台预警级别依据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三)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学校各二级单位要加强防汛防台宣传教育、安全警示教育,将防灾、避险、自救、互救、逃生等知识纳入学生安全教育和教职员工安全培训的内容,组织开展师生员工应急避险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防台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基建处、后勤处负责水、电、气等工程抢险队伍的组建、协调和调度。

3.工程准备:基建处、后勤处等单位要及早完成学校及周边危险边坡、排水通道等重点区域的加固和疏浚,提前做好危险建筑、各类悬挂物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各二级单位要做好危险化学品、重点实验室(平台)的防漏水、防雷电准备工作。

4.预案、通讯准备:防汛防台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编制包括职能部门、值班电话、传真和主要责任人、工作人员联系电话等信息在内的防汛防台通讯录,并定期更新发布。

5.物资准备:后勤处等单位负责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储备必要的防汛防台物资,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应急防汛防台物资要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使用便捷。

6.防护检查:学校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在汛前全面开展防汛防台工作专项检查,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四)主要防御工作

1.排水防涝

1)后勤处、基建处监督各乙方服务单位做好校内排水设施设备和排水管网、供电线路及供电设施的检查、维修,及时清理下水井、排水管线和校园路面垃圾,清理屋顶平台,防止天沟和下水管道阻塞,确保校内道路排水畅通和供电安全。

2)校内低洼易涝区域和变电站等设施要做好防止雨水倒灌和积水排水准备。

2.防高空坠物

1)学校各二级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和管理范围,全面清理各类校园高空构筑物,对空调外机、宣传指示牌、室外天线、室外风机、屋顶太阳能板等设备、电子显示屏、标志标牌、宣传横幅等户外设施等高空及外场设施进行清查,及时拆除或加固。

2)后勤处做好校园内新移植树木和树龄较大树木的维护,特别要注意对人行道两侧树木以及学生活动区域的树木及时加固。

3)基建处做好校内工地简易工棚、施工机械(塔吊、升降机等)、脚手架、简陋车棚、老旧牌匾、墙面突出标志、建筑外墙贴面、玻璃幕墙等的清理整治,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3.防雷工作

1)基建处要重点做好防雷安全检测和隐患整治工作,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

2)对防雷安全检测中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应立即制定整改计划,加强隐患治理动态跟踪,确保防雷检测与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杜绝隐患“回潮”。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1.按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根据市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2.进入汛涝期、台风期,各二单位要加强校内值班,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和上级工作要求。

3.学校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按照上级防汛防台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启动相关应急响应,并及时报告和通报有关情况。

(二)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1.Ⅳ级响应

1)Ⅳ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市防汛办视情发布防汛防台蓝色预警信号,学校组织实施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①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②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③造成一般等级灾害的其他汛情。

2)Ⅳ级响应行动

根据相关预案和工作要求,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学校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加强与上级防汛防台主管部门和校区所在区域当地防汛防台指挥部的信息沟通,检查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3)Ⅳ级响应防御提示

①加强值班,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报道和上级通知,及时掌握预警信息和防汛防台提示。

②做好排水防涝准备工作,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团委、基建处、后勤处、教务处分别对学生活动场所、校园环境重点区域、建筑工地、教学场所、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防汛防台指挥部。重点落实学校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场所、校内易积水区域、地下空间等关键部位的防积水和紧急排水措施。

③后勤处组织校内物业公司人员加强巡查,对路口及易倒伏的人行道两侧树木进行修剪、绑扎、加固等,提前进行校园道路进水口清洁和排水管网的疏通工作,并做好降雨过程中的疏排水准备工作。

④基建处、后勤处检查加固各类指示标牌标志,把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影响的室外物品。

⑤防汛防台工程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准备状态,组织巡检,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工作。

⑥基建处等有关单位负责对在建工地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切实落实防汛防台各项准备工作。

⑦有关上级部门要求和提示的其他应急措施。

2.Ⅲ级响应

1)Ⅲ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市防汛办视情发布防汛防台黄色预警信号,学校组织实施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①市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②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③造成一般等级灾害的其他汛情。

2)Ⅲ级响应行动

根据相关预案和工作要求,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学校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加强与上级防汛防台主管部门和校区所在区域当地防汛防台指挥部信息沟通,检查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3)Ⅲ级响应防御提示

①防汛防台指挥部办公室通过校园网、短信、微信、QQ等途径,提醒师生员工尽可能减少外出,户外活动应注意安全避险。

②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团委、基建处、后勤处、教务处分别对学生活动场所、校园环境重点区域、建筑工地教学场所、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防汛防台指挥部。重点落实学校教学、实验和学生生活场所、校内易积水区域、地下空间等关键部位的防积水和紧急排水措施。

③基建处、后勤处加固户外装置,拆除不安全装置,切断危险的室外电源;加强对临时建筑、在建工地、边坡基坑、危旧房屋等巡查,通知有关人员做好避险准备。

④基建处、后勤处等相关单位提醒在校内从事建筑施工、楼宇清洗修缮、科研试验等等高空作业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暂停作业。

⑤蓝色预警防御提示的相关事项,以及有关上级部门要求和提示的其他应急措施。

3.Ⅱ级响应

1)Ⅱ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市防汛办视情发布防汛防台橙色预警信号,学校组织实施Ⅱ级应急响应:

①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②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③造成重大等级灾害的其他汛情。

2)Ⅱ级响应行动

根据相关预案和工作要求,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①按照预案和职责分工,由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总指挥带领指挥部成员和相关二级单位领导,检查各项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②确保与上级防汛防台主管部门和校区所在区域当地防汛防台指挥部的信息畅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并通报校区所在区域当地防汛防台部门。

3)Ⅱ级响应防御提示

①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分管校领导上岗带班;学校各二级单位的行政领导、相关人员、校内物业公司校内保安公司工作人员必须到岗;日常校区值班老师必须每2小时巡查一次校园并做好记录;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

②学校防汛防台指挥部通过校园网、短信、微信、QQ群等途径,提醒师生员工尽可能不要外出,防止高空坠物伤人;停止一切户外活动;停止室内大型集会,立即有序疏散人员。

③后勤处、基建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团委、教务处、图书馆等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安全巡查力度,重点巡查配电间、危险品仓库、图书馆、教材书库、计算机房、消控中心、实验室、学生宿舍、地下建筑、校内高架电线等部位防风、防水、防雷、防漏电等准备工作。

④校内建设工地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暂停施工,由基建处落实相关措施,尤其是对塔吊、脚手架等建设设施进行加固或拆除。

⑤校内工地临房、危棚简屋等处人员由相关管理单位负责,按预案撤离转移至指定安全地带。

⑥学校各类抢险救援队伍集中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

⑦黄色预警防护提示的相关事项,以及有关上级部门要求和提示的其他应急措施。

4.Ⅰ级响应

1)Ⅰ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市防汛指挥部报请市政府同意,发布防汛防台红色预警信号,学校组织实施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①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②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③造成特大等级灾害的其他汛情。

2)Ⅰ级响应行动

根据相关预案和工作要求,进入Ⅰ级应急响应状态。校级领导及各级防汛防台责任人进入防汛防台抢险指挥岗位,迅速落实各项防汛防台抢险措施。

3)Ⅰ级响应防御提示

①学校加强24小时值班,校级主要领导负责指挥学校防汛防台工作。

②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注意提醒师生员工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防止强风突然吹袭造成人员伤亡。

③红色预警防御提示的相关事项,以及有关上级部门要求和提示的其他应急措施。

(三)应急结束

1.当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市气象台、防汛指挥部解除有关预警信号后,由学校防汛防台指挥部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学校转入常态管理。

2.学校各二级单位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分工,组织开展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五、后期处置

(一)抢险物资补充

针对当年防汛防台抢险物资消耗情况,按照常规防汛防台和预案要求,由后勤保障组负责把抢险物资及时补充到位。

(二)环境整治和损毁设施修复

由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做好校内各二级单位的环境整治、清查校园设施、设备损毁情况,对影响防汛防台安全和教学、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的,应尽快组织力量修复。

(三)调查与总结

针对防汛防台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从防汛防台工作的各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做好防汛防台工作。

(四)培训和演练

积极组织和参加由各级防汛防台指挥机构统一组织的专业培训,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

六、信息报送和处理

(一)信息报送途径

应急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应急小队收集到灾情信息后,报送至信息调查反馈组,由信息调查反馈组统一协调后,上报指挥部办公室,再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二)灾情信息报送时间要求

汛情、险情、灾情等防汛防台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管理,同级分享。险情、灾情发生后,在事发后1小时内以口头方式、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对有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将基本情况即知即报,核实灾情后续报。

(三)灾情信息主要内容

1.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灾害内容、时间、地点、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设施损坏程度等。

2.已经采取的措施、处置过程和结果。

七、奖惩

对防汛防台工作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和奖励;对防汛防台工作落实不力,造成重大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具体奖惩办法,参照学校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八、预案管理

(一)预案说明

1.预案的制订、修订、完善工作由院办、党办、后勤处、基建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团委等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实施。

2.防汛防台的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救灾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3.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救灾。

4.预案中的人员如工作岗位发生变动,则由新接任该岗位人员继续履行相关职责。

(二)预案实施

1.本预案由学校防汛防台工作指挥部组织实施,实施过程接受上级防汛防台指挥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